TG0049资源规划标准
文章来源: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:2025-02-19 09:56:22
Q/XHLW
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企业标准
Q/XHLW 3004 TG049-2024
资源规划标准
2024年3月15日发布 2024年4月15日实施
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发布
目 次
1.范围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2.规范性引用文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3.术语与定义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4.资源规划原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5.资源规划流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
6.资源规划方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7.资源分配与监控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8.附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前言
本标准按照GB/T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起草。
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苑雪然
1.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资源规划的类别、规划原则、流程、方法以及资源分配与监控等方面的要求,适用于企业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各类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,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规划与调配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,实现企业战略目标。
2.规范性引用文件
无。
3.术语与定义
3.1人力资源
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(聘)用的各种人员,包括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生产人员、营销人员等,涵盖其数量、质量、结构以及技能水平等要素。
3.2物力资源
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资料,如固定资产(厂房、设备、交通工具等)、原材料、低值易耗品等有形资产。
3.3财力资源
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及可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其他资产,包括现金、银行存款、应收账款、投资收益等,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可筹集到的资金总和。
4.资源规划原则
4.1战略匹配原则
资源规划应紧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与业务发展规划,确保资源的投入与配置能够有效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,满足不同业务板块和项目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求。
4.2统筹兼顾原则
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、各业务流程以及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,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短缺,实现资源在企业整体范围内的优化配置。
4.3动态调整原则
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,如市场需求波动、技术创新、政策法规变动等,及时对资源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,保持资源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。
4.4效益最大化原则
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,通过合理规划资源的获取、分配和使用,降低资源成本,提高资源产出,实现企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。
5.资源规划流程
5.1资源需求预测
各部门依据企业战略目标、年度经营计划以及业务项目开展情况,对本部门所需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资源进行详细预测,明确资源需求的种类、数量、质量要求以及时间节点,并填写资源需求申请表。
对于人力资源需求,应结合业务增长预期、岗位工作量分析、员工离职率等因素进行预测;物力资源需求预测需考虑生产规模扩张、设备更新换代、原材料消耗定额等;财力资源需求则根据收入预算、成本预算、投资计划等进行预估。
5.2资源供给分析
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盘点,包括员工数量、技能结构、岗位分布、培训与发展情况等,评估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潜力,同时结合外部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、行业薪酬水平等,分析外部人力资源的可获取性。
物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现有固定资产、原材料库存等物力资源进行清查统计,掌握其数量、质量、使用状态等信息,分析物力资源的剩余产能和可调配空间,同时研究外部供应商的供应能力、价格趋势、交货周期等,确定物力资源的外部供给渠道和条件。
财务部门对企业现有资金状况进行分析,包括现金流量、资产负债结构、盈利能力等,评估企业内部资金的自给能力,结合金融市场环境、融资政策法规等,分析企业通过股权融资、债权融资等方式获取外部资金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。
5.3资源平衡与规划制定
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小组(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)对各部门提交的资源需求预测和资源供给分析结果进行汇总整合,运用资源平衡技术和方法,如线性规划、模拟模型等,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资源在企业内部各部门、各业务项目之间进行统筹调配和平衡,确保资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匹配,资源分配合理且高效。
根据资源平衡结果,制定企业年度资源规划方案,明确各类资源在不同时间段、不同业务领域的分配计划和配置策略,包括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计划、物力资源采购与调配计划、财力资源预算与融资计划等,并形成详细的资源规划文档。
5..4资源规划审批与下达
企业资源规划方案经企业高层领导团队审议批准后,由资源规划管理小组将资源分配计划下达至各部门执行。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资源规划方案开展工作,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。
在资源规划执行过程中,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对资源规划进行调整或变更,需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,经资源规划管理小组审核评估,并报企业高层领导批准后,方可进行调整。
6.资源规划方法
6.1比例分析法
根据企业历史数据或行业经验数据,确定某些资源与业务量或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,以此为基础预测资源需求。例如,根据销售额与销售人员数量的历史比例关系,预测未来销售增长所需的销售人员数量。
6.2趋势外推法
基于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资源消耗或业务发展的趋势数据,运用数学模型(如线性回归、指数平滑等)对未来资源需求进行预测。这种方法适用于资源需求相对稳定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情况。
6.3零基预算法
在编制财力资源预算时,不考虑以往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,以零为基点,对所有预算支出项目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核,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实际业务需求确定预算金额。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预算松弛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7.资源分配与监控
7.1资源分配
按照资源规划方案,将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资源分配到具体的部门、岗位、项目或业务活动中。在分配过程中,应明确资源的使用权限、责任主体和使用期限,确保资源的精准投放和有效利用。
7.2资源监控
建立资源监控机制,定期(月度、季度、年度)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、统计和分析。通过对比资源实际使用量与规划分配量,及时发现资源使用偏差和异常情况,如资源闲置、浪费、短缺等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,如资源调配、流程改进、预算调整等。
8.附则
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。
本标准由企业资源规划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。
企业各部门应严格遵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,在资源规划、分配和使用过程中,如有违反本标准的行为,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,并责令限期整改。同时,企业应定期对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,不断完善资源规划管理体系,提高资源管理水平。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xinhuapaiqian.com/ziyuanguihua611.html
上一篇:TG050流程操作标准
下一篇:TG0048目标设定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