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G0046进度控制标准
文章来源: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:2025-02-19 09:52:49
Q/XHLW
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企业标准
Q/XHLW 3004 TG046-2024
进度控制标准
2024年3月15日发布 2024年4月15日实施
廊坊市新华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发布
目 次
1.范围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2.规范性引用文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3.术语与定义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4.进度控制原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5.进度控制流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
6.进度控制方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
7.进度控制职责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8.进度控制监督与考核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9.附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5
前言
本标准按照GB/T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起草。
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苑雪然
1.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各类项目、业务活动及工作任务进度控制的原则、流程、方法、职责与监督机制,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时间规划与进程管理的工作事项,旨在确保各项工作按预定计划有序推进,及时完成,从而保障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与业务目标的达成。
2.规范性引用文件
无。
3.术语与定义
3.1里程碑
项目进程中的关键标志性事件或阶段,具有明确的可交付成果,用于衡量项目的重大进展。
3.2进度偏差
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,通过时间差、任务完成量差异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。
4.进度控制原则
4.1计划先行原则
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,必须制定详细、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进度计划,明确各阶段目标、任务分解与时间安排。
4.2动态监控原则
对工作进度进行持续跟踪与监测,及时收集进度数据,以便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。
4.3及时调整原则
一旦发现进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,应迅速启动调整机制,重新规划后续工作,确保整体进度不受严重影响。
4.4责任明确原则
每项任务的进度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,确保有人负责、有人跟进。
5.进度控制流程
5.1计划制定阶段
项目/任务负责人根据工作目标与要求,结合资源状况,采用项目管理工具(如甘特图)制定进度计划,确定关键里程碑节点及各任务的起止时间。
计划制定完成后,需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评审,重点评估计划的合理性、可行性与资源匹配性,评审通过后方可正式实施。
5.2进度跟踪阶段
各任务责任人定期(每日/每周/每月,根据工作性质确定)汇报工作进展情况,提交进度报告,内容包括已完成任务量、当前任务状态、遇到的问题及预计解决时间等。
项目/任务负责人或指定的进度监控人员对照计划进度,通过实地检查、数据统计分析、会议汇报等方式对工作进展进行核实与记录,确保进度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。
5.3偏差分析阶段
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时,进度监控人员应及时计算进度偏差,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,如资源不足、任务难度预估偏差、外部因素干扰等。
针对重大进度偏差(超过计划进度的[X]%或影响关键里程碑节点的达成),需组织专项分析会议,召集相关部门与人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。
5.4调整与优化阶段
根据偏差分析结果,项目/任务负责人制定进度调整方案,调整任务优先级、重新分配资源、修改里程碑节点时间或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确保进度回归正轨。
调整后的进度计划需再次进行评审与发布,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知晓并按照新计划执行。
6.进度控制方法
6.1甘特图法
直观展示项目任务的时间安排与进度进展情况,通过横条的长度与位置反映任务的计划时间与实际进度,便于对比分析。
6.2关键路径法
确定项目中最长的路径,即关键路径,集中精力监控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进度,因为这些任务的延迟将直接导致项目整体延期。
6.3挣值分析法
通过计算计划值(PV)、挣值(EV)与实际成本(AC),评估项目的进度绩效指数(SPI = EV/PV)与成本绩效指数(CPI = EV/AC),综合判断项目的进度与成本状况,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。
7.进度控制职责
7.1项目/任务负责人
主导进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,确保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。
组织进度跟踪与偏差分析工作,协调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。
向相关部门与领导汇报进度情况,对项目/任务的进度结果负责。
7.2进度监控人员
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方法对工作进度进行跟踪与记录,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报告给项目/任务负责人。
协助项目/任务负责人进行偏差分析与调整方案的制定,监督调整方案的实施效果。
7.3各任务执行人员
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要求完成自身负责的任务,及时反馈任务进展情况与遇到的问题。
配合项目/任务负责人与进度监控人员的工作,根据调整方案调整工作节奏与方法。
8.进度控制监督与考核
建立进度控制监督机制,由企业管理部门或上级领导定期对项目/任务的进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,检查内容包括进度计划的完整性、进度跟踪的及时性、偏差分析的准确性与调整措施的有效性等。
将进度控制绩效纳入相关部门与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,对进度控制表现优秀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,对因主观原因导致进度严重滞后的进行处罚,确保进度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执行。
9.附则
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。
本标准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。
如企业内其他相关规定与本标准存在冲突,以本标准为准,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,持续完善本标准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。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xinhuapaiqian.com/jindukongzhi608.html
上一篇:TG0047成本控制标准
下一篇:TG0045质量控制标准